职称:教授

电话:+86-10-62772933

E-mail address:qunyang@tsinghua.edu.cn

个人简介

李群仰,博士,必赢电子游戏网站工程力学系长聘教授。1997年进入我校工程力学系学习,2001年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学习,2008年获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与应用力学系先后任Postdoctoral Researcher 和Research Scientist。2011年加入我校工程力学系,历任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联系地址:我校蒙民伟科技大楼N-525

联系电话:+86-10-62772933(办公室); 邮件:qunyang@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97-2001 我校工程力学系读本科,于2001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1-2003 我校工程力学系读硕士,于2003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指导老师:余寿文教授)

2003-2008 美国布朗大学工程学院,读工程学博士并辅修应用数学硕士,于2007年、2008年分别获得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及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指导老师:Kim, Kyung-Suk教授)

工作履历

2008.6-2008.8 美国布朗大学工程学院,Research Associate

2008.9-2010.8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力学系,Postdoctoral Researcher

2010.9-2012.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力学系,Research Scientist

2012.2-2019.5 必赢电子游戏网站工程力学系,副教授/长聘副教授

2019.6-至今 必赢电子游戏网站工程力学系,长聘教授

学术兼职

任国际期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编委(2012-2014)、《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编委(2018-至今)、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特邀国际评审专家、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力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多尺度接触界面与表面的力学行为(如接触、粘着、浸润、摩擦、磨损、润滑等)的研究。

研究概况

近年来主要接触界面的力学行为,发展微纳米尺度表征方法,探究固体材料在小尺度上表面力学行为和机理,揭示宏观尺度接触力学模型的微观机制。

奖励与荣誉

2019年获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特殊贡献奖

2017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17年获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4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资助

杰出学位论文奖:布朗大学2008年工学院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每年度一位)

William N. Findley奖:布朗大学2006年材料性能方向研究生最佳论文奖(每年度一位)

James R. Rice Graduate Fellowship奖学金:布朗大学工学院2003年优秀研究生奖(每年度一位)

Dean’s Fellowship奖学金:布朗大学2003年研究生院院长奖学金

我校优秀硕士论文,我校,2003

我校优秀硕士毕业生,我校,2003

学术成果

在《Nature》、《Science》、《PNAS》、《Physical Review Letters》、《JMPS》等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多篇论文(http://www.imelab.org/publication.html)。论文成果先后被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材料学会、美国陶瓷学会、美国摩擦及润滑工程师学会、英国皇家化学协会、中国科协以及ScienceDaily、MIT News、PhysOrg、ChinaDaily、科学网、搜狐网、网易、新浪、我校主页等国内、外媒体所报道。

部分代表性论文:

1. Zhang, S., Hou, Y., Li, S., Liu, L., Zhang, Z., Feng, X.-Q. and Li, Q.* 2019 Tuning friction to a superlubric state via in-plane stra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ublished online)

2. Zhang, S., Ma, T., Erdemir, A. and Li, Q.* 2019 Tribology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From mechanisms to modulating strategies, Materials Today, 26, 67-86.

3. Li, S., Li, Q.*, Carpick, R.W.*, Gumbsch, P., Liu, X.Z., Ding, X., Sun, J. and Li, J.* 2016 The evolving quality of frictional contact with graphene, Nature, 539, 541-545.

4. Li, Q., Tullis, T.E., Goldsby, D. & Carpick, R.W.* 2011 Frictional ageing from interfacial bonding and the origins of rate and state friction. Nature, 480 (7376), 233-236.

5. (Lee, C., Li, Q.), Kalb, W., Liu, X., Berger, H., Carpick, R.W.* & Hone, J. 2010 Fri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tomically-thin sheets. Science, 328(5974), 76-80

*** Lee, C. 与 Li, Q. 为并列第一作者

6. Li, Q.*, Dong, Y., Perez, D., Martini, A. & Carpick, R.W. 2011 Speed dependence of atomic stick-slip friction in optimally matched experiment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he role of dynamics vs. energet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126101.

7. Zheng, X., Gao, L., Yao, Q., Li, Q., Zhang, M., Xie, X., Qiao, S., Wang, G., Ma, T., Di, Z., Luo, J. and Wang, X. 2016 Robust ultra-low friction state of graphene via moiré superlattice confine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8. Li, Q., Kim, K.-S. & Rydberg, A. 2006 Lateral force calibration of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with a dia- magnetic levitation spring system.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77, 065105.

Baidu
sogou